只喂母乳的婴儿在快到1个月时常常会由于消化不良而辗转求医,这是由于偏见所致对婴儿来说再没有比这更麻烦的事了。
有的母亲认为,母乳是理想的营养,所以排出的大便也应该是理想的。母亲认为理想的婴儿大便应该是金黄色的、粘糊状的,这是一种偏见。其实,再没有比母乳喂养的大便更难看的了。颜色不一定是黄色的,常常是绿色的便多。也很少能看到均匀的大便,大都混有白块或白疙瘩。不仅如此,有时还混有透明的线条状粘液。象打碎的鸡蛋黄那样没有任何形状的。一看到这种便,小儿科医生就会知道是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对婴儿的大便怀有理想主义的母亲,当看到所谓腹泻便后,除了吃惊以外,还会将这种“腹泻便看成是疾病。在开始的两周里,大便次数是每天2~3次,后来突然每天增加到2~8次。这是因为一般的母亲在开始时母乳并不十分充足,而到了这个时期后就渐渐地充足起来的缘故。另外,吃牛奶的婴儿1天顶多大便2~3次。但母乳喂养的婴儿1天大便7~8次,这是常见的。
医生坚信母乳无菌,不会引起消化不良。实际上,即使从事了30年的儿科医生也没有遇到在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内有需要治疗的腹泻。儿科医生一定会让母亲在换尿布时留点大便检查一下,当医生一看到大便,就会说这是用母乳喂养的婴儿的大便,不必担心。假如这位医生不太忙,还会量量婴儿的体重,并且会告诉说与出生时相比增加了这么多就不用担心了。不幸的是,那些专门看儿科的医生不亲眼看看大便,只是凭母亲的口述就说,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开点消化药吧。于是就给了消化药,又因为大便是绿色的,担心是“小儿维生素缺乏严重,就又给注射了维生素B。假若母亲相信这不是病的医生的话,那问题就解决了。婴儿每天排数次大便,体重不断增加,精神也好,每天生活很正常。万一母亲不相信医生所说的,总希望自己的婴儿能排“理想的大便,就会去换一位医生看病假如第2位医生不看大便只凭母亲的叙述就当作消化不良来治,那么母亲就会经常去找这位医生看病。可是这本来是一种生理性的“腹泻”,就是吃药或注射维生素B,也不会排出理想的大便。
不应该忘记我们是在养育婴儿,不是在培养大便。婴儿是不是正常成长,只要量量体重就清楚了。母亲评价一位医生就要看他是否亲眼看了婴儿的大便,是否在每次去看病时都要给婴儿量量体重。记住婴儿健康时的脸色就是要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假如婴儿情况很好,很健康,就不要去想什么“消化不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