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孩子爱玩玩具,也会把病毒通过玩具进行传播,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玩具的消毒,杜绝手足口病的传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手足口病通常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传染性极强,在幼儿园等人多密集处容易传播病毒。孩子一旦接触了带有病毒的玩具等物,也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其中一项就是为孩子的玩具定期消毒,以防孩子接触了带有细菌病毒的玩具而染上手足口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手足口病容易通过玩具传播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病发时会引起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甚至引发心肌炎、脑水肿和脑膜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目前仍然无疫苗注射,为了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家长只能从预防上多下功夫。要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因为很大部分病毒都隐藏并被携带至孩子爱玩的玩具当中。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病毒携带者。手足口病患者的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并且其病毒的生存力强、传播性高,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甚至讲话的方式都会把病毒由飞沫的方式传播到空气中,若接触到了就容易患上手足口病。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手帕、毛巾、水杯、牙刷、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都可能带有病毒,通过日常接触就能够传播疾病。接触到污水、饮用被污染水源和到简易游泳池游泳也可以发生感染的情况。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一旦儿童患上手足口病因在家休息,避免通过玩具、游乐设施等传染给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在家,家长也要注意跟其他小孩分开,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用具,像衣服、餐具等也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好能够分开清洗消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特别到提到儿童的玩具。5岁以下的幼儿都喜欢玩玩具,毛绒、塑料等材质的玩具多得数不清。孩子不但喜欢自己玩玩具,还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互相交换玩具玩耍。但专家告诫广大家长,儿童之间不宜过多交换玩具,因为玩具病菌附着在玩具上有时可以存在很长时间,要用消毒液或者是高温消毒才可以杀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孩子的玩具应定期消毒
1、注意对新玩具的消毒
很多家长认为刚从商店买来的玩具,都没有拆封过,自然没有被污染,刚从商店买来的玩具虽然是新的,但在生产、包装、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中,都有可能被肠病毒污染,因此,新买的玩具应消毒后再给孩子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毛绒玩具需彻底清洁
孩子都喜爱长毛绒玩具,但这种玩具最容易藏污纳垢,是病毒滋生的好场所。若长期不注意清洗消毒,孩子极容易通过毛绒玩具患手足口病。毛绒玩具最好的消毒方法就是清洗。用普通肥皂或洗衣粉清洗即可,漂净后在阳光下晒干。这样既能洗去玩具表面可能沾染的病毒,又能去除霉菌和尘螨,还可降低孩子发生过敏的几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金属和塑料玩具的清洁方法
如果玩具是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只要不是电动或由发条驱动的,可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擦拭,再用清水擦拭两遍,在阳光下晒干即可。如果玩具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不能接触液体,那就只能放在阳光下暴晒。手足口病病毒最害怕紫外线,在阳光下只要晒5分钟就会被杀灭。所以,家长要经常让孩子的玩具“晒太阳”,而不要以为金属和塑料玩具不容易藏纳病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4、孩子常玩的玩具每周应消毒一次
许多孩子外出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玩具。这样,没有清洁过的双手会把从外面带来的细菌染到玩具上。因此,对这些孩子特别钟爱的玩具,家长应至少每周消毒一次。同时教会孩子回家后先洗手,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避免受到手足口病的困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虽然本身可自愈,但是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严重危害了孩子们的健康。孩子们传播病毒的方式有一种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玩具传播,所以家长们要定期给孩子的玩具消毒,避免病毒的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