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肠道寄生虫病是宝宝比较容易得的,因为有时清洁措施不全面,再加上宝宝爱吃手,很容易就会感染肠道寄生虫病。这时,需要爸爸妈妈们仔细观察,正确判断宝宝疾病的类型,针对性进行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白天,宝宝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动身体、用手抓挠,一副躁动不安的样子;夜里,宝宝常常醒来说肚子痛。他是不是有肠道寄生虫病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得肠道寄生虫病。大部分时间,孩子能够很好地承受这些“异乡之客”。但有的时候,这些“异乡之客”也会引起小麻烦,主要是消化系统的麻烦。
孩子有蛔虫病?
蛔虫病轻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大量的蛔虫寄生在体内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或容易饿、腹痛(肚脐周围)、呕吐,甚至发烧、干咳。这些症状和其他许多疾病的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容易误诊。但是,如果孩子一直很疲乏,你就可以考虑他是不是有蛔虫病。
传染 有些沙土中含有蛔虫卵,当孩子玩完沙土后没有洗手就吃东西,就有可能会吞进蛔虫卵。虫卵依附在消化道里,产生蚴虫;蚴虫在体内移动,会寄居在某些器官上,但通常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反应。
常识 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有时可在孩子的粪便上发现成虫。必要的时候可以做“移动蚴虫”的血清试验。
治疗 可以服用驱虫药。一般来说体内的白血球能够起到杀死蚴虫的作用,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无需通过服用驱虫药来治疗蛔虫病,蛔虫病一般会在几个月内自行痊愈。但若是情况较为严重,也可以借助服用驱虫药来治疗蛔虫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孩子有蛲虫病?
你肯定听说过蛲虫,它会在夜间移行到肛门附近产卵,弓I起孩子极度的瘙痒。蛲虫呈乳白色,约1厘米长,你可以在孩子早上的大便中辨别出来,也可以这样诊断:在孩子的肛门贴一块不粘胶,虫卵就会粘在上面,然后把不粘胶拿到实验室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传染 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大街上,孩子的小脏手到处摸,很容易互相传染。孩子自身也可能再度感染,比如用手抓屁股,指甲会粘上虫卵,当孩子把手放在嘴里时,蛲虫就会重新进入消化系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常识 蛲虫的传染性很强,在给宝宝治疗的时候最好要全家人一起参与,以防止交叉传染。
治疗 有驱虫药,但是也要慎重使用。在第一次服药后,应该间隔2~3周后再实施第二次治疗,这样治疗的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孩子有绦虫病?
如果你的孩子胃口不好,可以怀疑他有绦虫。事实上,绦虫寄居在小肠,可引起孩子吃不下饭,或者胃口大开,腹部疼痛,偶尔出现腹泻。
传染 主要是通过吃没有煮熟的牛肉或猪肉传染。
常识 通常是在孩子出现消化系统的障碍后发现绦虫的。绦虫很容易识别:白色,扁带状有节片,人们通常把它比作面条,可以在粪便,衣物和床单上发现。
治疗 有多种有效的驱虫药,只需一片就可以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孩子有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这种寄生虫病,但世界各地的儿童都可能会得。它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黏膜导致的。多数儿童只带虫而没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有免疫缺陷的儿童更容易得这种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传染 通过脏手或者没有洗干净的食物传染。
常识 这种病的传染性很高,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大多数都知道。
治疗 在一周内服用抗寄生虫药。
肠道寄生虫病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得的疾病,不过其类型多样化,在治疗方面也需要根据具体症状来进行,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宝宝驱虫,保障宝宝肠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