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儿童斜视指的是当孩子的一只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的视轴(视线的方向)偏离于注视目标的一类眼科疾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斜眼”或“对眼”。斜视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和立体视功能,还会给孩子造成孤独、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疾病,所以家长们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有些家长,当自己准备和孩子来个“深情对视”时,却发现孩子的一只眼睛看着你,另一只眼睛却是看着别处的!不要以为孩子这是一心二用的表现,当孩子的两只眼球都没有集中在你的身上时,有可能是儿童斜视找上门了。儿童患上斜视会影响到视力的正常发展,所以一定要及早发现和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什么是儿童斜视?
什么是儿童斜视呢?专业一点的说法就是,当孩子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发生了视力偏斜的现象。有时候家长发现患儿两眼一起斜向注视物体(尤其看电视),那不是斜视,一般称之为侧视,多由于不良的习惯或屈光不正所致。无论是斜视还是侧视,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儿童斜视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
由于孩子患斜视时看东西只能用一只眼注视,斜视眼通常处于废用的状态下,长期下去,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废用眼的视力下降或是发育停顿,从而导致弱视的发生。而且麻痹性斜视的病人常常会因为视物成双而采取歪头、侧脸等方式来消除复视,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孩子自身骨骼的发育,不少孩子由于没有及时矫正头位而继发了脊柱弯曲。大多数斜视病人都同时患有弱视。由于斜视的孩子长期使用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日后即使佩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再达到正常状态了。
儿童斜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斜眼”或“对眼”,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外观,威胁身体健康,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导致性格孤僻、自卑,所以家长们要及早发现、及时进行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自测:你家宝宝有斜视吗?
想知道宝宝是不是出现斜视的状况,简单的家庭自测就可以判断出来,具体的方法是:准备一把手电筒,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让孩子仰卧,然后在距孩子的双眼大约50厘米的正前方用小手电筒照射双眼。如果光点同时落在孩子的瞳孔中央,说明孩子没有斜视,或者为假性斜视;如果光点一个落在瞳孔中央,另一个落在瞳孔的内侧或外侧,说明孩子为斜视,父母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治疗儿童斜视要及时
斜视不止一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斜视应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妈妈发现宝宝有斜视的状况,最好带宝宝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一般来说,斜视的检查是应该是应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轻度斜视只需矫正屈光不正即可矫正眼位。而与屈光不正关系不大的原法性斜视,如果戴眼镜后斜视不能矫正,必须及时手术,而且手术年龄越小越好。因为只有在双眼单视功能建立前矫正眼位,并经过辅助训练,将来才能有良好的同视知觉、融合力及立体视觉。非共同性斜视的治疗应首先找到病因,再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综合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儿童斜视的居家护理
1、减少用眼,避免眼睛过度疲劳。患儿尽量少看电视,不要做远眺凝视动作。对近物的注视时间也应减少,如玩积木、看连环画等。
2、眼镜辅助。出现远视者可配戴眼镜。
3、训练孩子活动眼球。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正位训练;家长以双手食指,分别竖起在患儿双眼前方,然后逐渐向两旁分齐,并嘱患儿随之做眼球运动,久久练习、自然可见功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有效预防儿童斜视的方法
1、宝宝床前减少玩具悬挂,如果要挂,记得多角度悬挂: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2、宝宝睡觉要多换姿势换位置:让宝宝睡觉能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训练宝宝活动眼球。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将宝宝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4、小宝宝都有点“斗鸡眼”要及时治疗:发育正常的宝宝,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就不会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有好转,就要及时请医生检查;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治疗儿童斜视应趁早: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避免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小编提醒:妈妈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你家宝宝的眼睛看起来是否正常,都要做好基本的防护措施,并且引导孩子,教给孩子正确用眼习惯,这样不仅防止了斜视,还能有效预防孩子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