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爸妈可能想不到,宝宝也会患上脚气病,而且概率很高,这是因为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B的需要量相应增多,可是由于饮食习惯和宝宝抵抗力的原因,受到了脚气病的侵袭,需要爸爸妈妈做好防治措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脚气病主要发生在以大米(尤其是精白米)为主食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人体对维生素B的摄人不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比如说,加工的谷物过于精细;淘米次数过于反复。如此这般的话,维生素B1并没有经过我们的消化道,而是直接进入了下水道。除此之外,做菜时烹调时间过长、在烹调中加入苏打或其他碱性物质都很容易使硫胺素出现散失或是被破坏;长期以米、面为主食而缺乏肉类、豆制品、水果、青菜的人也容易患上此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婴幼儿患脚气病的人数较多,这是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B的需要量相应增多,再加上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差,所以易患此病。如,当宝宝腹泻、呕吐时,由于消化道功能下降,对维生素B1的吸收就会受到影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或机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或剧烈运动时,由于体内物质代谢旺盛,会增加对维生素B1的消耗,如果补充不足就易患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外,小宝宝多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果哺乳的妈妈维生素Bl摄人不足,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维生素B1在母乳当中的含量较低,其含量是牛奶的1/4。若母亲饮食中没有维生素B,的成分,乳汁中的含量也就更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儿脚气病的最主要表现并不在“脚”,而是全身各脏器都会受累。脚气病出现的症状有轻有重,多数患儿是轻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会继续发展,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患有脚气病的孩子,常有轻度腹泻、声音嘶哑、烦躁、夜间啼哭、吃奶无力、心跳快,甚至嗜睡、昏迷、抽筋等症状,在其脚部略有浮肿,用手指压迫时,即出现一个凹陷,压力解除后,此凹陷还不能立即消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那该怎样防治呢?
专家提示:对于急症患儿,首先要安静地卧床休息,注意保暖;轻型患儿,必须减少活动,以减少维生素B,的消耗。除了配合医院的治疗以外,哺乳妈妈应积极地改善饮食,补充大豆、赤豆、花生、麦芽、糠皮、麦麸等食物。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妈妈从怀孕时即应开始注意维生素B的摄人;
2、婴儿要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3、煮粥、煮面时不要加含碱的物质;
4、积极防治宝宝胃肠道疾病;
5、纠正小儿厌食、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维生素D1在B族维生素中排行老大,学名硫胺素。维生素B,储存在谷物的外皮、麸皮和胚芽中,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但是由于人们的无知,经常会忽视它的存在,把它丢弃在下水道里,人们并不知道,缺了它会惹来祸患,尤其是宝宝更容易惹祸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