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酵母,其副作用不大,但也有极个别的孩子会出现低烧反应。打完最后一针后的一个月,要给孩子采血验两对半,看其体内是否产生抗体,若没有,即属于易感人群,那么就需要重新接种(再打三针)。现在接种进口的乙肝疫苗后,很快就能产生抗体,相对的就是价格贵一些。

打乙肝疫苗有什么副作用吗?
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经过近20年的大规模应用和观察,至今尚未出现有严重副作用的报道。但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症状,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可在1-3天内不治自愈。
一般来说,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加强注射一次,多打一针也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的。
一般情况下,注射乙肝疫苗后并不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少数人的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轻微反应,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可在1—3天内不治自愈。
乙肝疫苗不良反应:
注射疫苗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触痛、疼痛,2-3天内可自行好转。
罕见不良反应:
1、注射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可持续1—2天,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好转。
2、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1—2个月可自行吸收。
极罕见不良反应:
1、局部出现无菌性化脓,用注射器反复抽出脓液,破溃需清楚坏死组织,病时较长,最后可吸收愈合。
2、过敏性休克,发生在注射后1小时内,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3、过敏性反应,过敏性皮疹,阿瑟反应。一般阿瑟反应出现在接种后10天左右,可用固醇类药物进行全身和局部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