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夏天来了,又到了小儿腹泻的高发时期,爸爸妈妈们要对宝宝做好防护措施,了解相关的事项,防止宝宝因为腹泻而受到健康危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夏季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期。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尤其以两岁以下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医学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宝宝拉肚子了,不要盲目禁食,因为饥饿有可能加重宝宝的腹泻症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拉肚子
未必是因为喂养不当
前些天,市民张女士的女儿有腹泻症状,她在宝宝肚脐处贴了止泻贴,未见效果。当张女士带女儿到仁济·永鼎医院就诊时,发现因腹泻就诊的孩子特别多,医院内甚至专门开设了腹泻门诊。
女儿拉肚子了,这让张女士很自责。她怀疑自己没把宝宝的卫生做到位,也怀疑自己让宝宝吃错东西了,张女士的心理代表了家长们的普遍心态。但专家提醒家长,其实引起宝宝腹泻的因素非常多,未必是家长喂养不当或照顾不周引起的。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各种消化酶分泌得也少,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而且宝宝胃部的酸度又比成人低,抗菌能力也差,易患肠道感染。”专家介绍说,“此外,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急性传染病,也会引起宝宝消化道功能紊乱,进而伴有腹泻。”
当然,喂养不当也会引起宝宝腹泻。例如喂养不定时、食量过多或食物成分不适宜,都有可能引发宝宝腹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不可乱用抗生素
肠道益生菌对宝宝有帮助
专家提醒,发现宝宝腹泻,不可以随意给宝宝使用抗生素。因为若是病毒引起的腹泻,使用抗生素不仅对宝宝的病情没帮助,反而会杀死宝宝肠道内的“好细菌”,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可以适当选用一些胃肠黏膜保护剂、肠道菌群调节剂。比如蒙脱石散,就有一定的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适用于多种腹泻。”专家介绍说,“肠道益生菌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但此类药物不可和抗生素同时使用,也不可用过热的水冲服。服用此类药物时,必须与抗生素类药物间隔2—4小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饥饿会加重腹泻
不要盲目给宝宝禁食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腹泻后,往往让宝宝少进食,甚至干脆禁食。
上文提到的张女士,就减少了女儿的喂食量,怕女儿吃得多,拉得更多。就诊之后,专家告知张女士,近年来,很多观点认为禁食对腹泻症状有害无益,这会让患儿处于饥饿状态,可能会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和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进而加重腹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且,宝宝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也可能引起脱水。
所以,对于没有呕吐症状的患儿,专家不建议禁食。家长可以给宝宝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易消化的粥、米糊、面糊等,宜少量多次服用。而正在母乳喂养的宝宝,家长更要坚持给宝宝喂食母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防脱水是头等大事
应给宝宝补充水分、电解质
专家提醒,预防宝宝腹泻脱水是头等大事。宝宝脱水时有一些常见表现,比如小便次数和尿量减少,眼窝下陷,皮肤因失去弹性而松弛。还有些孩子的外貌表现不明显,尿量减少更能说明问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腹泻不但容易脱水,还会损失电解质。家长除了要给宝宝补充水分外,还要给宝宝补充一些盐分。可以给宝宝喂一些淡盐水,也可以用米汤加一点点盐给宝宝喝。若宝宝频繁呕吐、腹泻、喂水困难,就要送孩子到医院里静脉补液了,否则会发生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