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种种性问题的一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少数三四年级女学生已有月经初潮。我国每年有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10~20岁)达3亿以上,他们在情感和性方面都处于人生中最活跃的阶段,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对身体、情感、性的了解程度甚为匮乏。与此相观照的是,青少年性成熟年龄平均提前了两岁,平均结婚年龄推迟了5年以上,性等待期或婚前性成熟期至少延长了10年左右。这种反差的扩大,大大增加了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机率。
一、提前进行“身体知识”的生命科学教育。建议从小学一年级起加入生理卫生课程,让孩子在生理成熟期前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提早教给学生应有的性发育知识,了解人体受孕、出生、生长的自然生命过程,使孩子们提早做好心理准备,为逐步进行青春期发育性知识教育打好基础。开展性教育越早越好,将会对孩子今后性观念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与其让孩子通过混乱途径接受不良信息,更应该从小进行合理健康的性教育,将性教育和生理发育教育相结合,从小学阶段起,让孩子树立男女有别的基本知识,同时让他们懂得孩子与父母之爱的因果关系,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因知“性”而懂得“爱”。
二、重视对性教育师资的培训和教材的编写,建立有效的推行机制。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在高等院校注重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并建立合理的机制,输送和吸引相关人才加入基础教育的行列。学生的性教育不仅在于解决学生时代的性问题,还可以让他们能够安全地度过少年期至青年期这段复杂的性变化的时代。因此,由小学生开始的性教育,是青春期和未来人生的准备教育。
三、加强“尊重生命,尊重伦理,尊重文明”的德育教育,不仅让学生懂得性科学知识,还要懂得友爱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贵,从小开始认识男女合作意识和男女交往方法。性教育与性观念培养最直接的副产品是对待婚姻家庭的态度和认识。良好的性教育基础,有助于建立婚姻与家庭的正确观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与价值观的培育和发展。
四、引导和教育父母的配合与社会的救助。加强家庭健康性教育观念,家长和学校应该及时沟通,加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影视、网络和杂志、画册上面的性爱场面,讲授防止未婚受孕,遭受性暴力,防治性疾病的基本方法。
五、通过健康正规的电视,报刊,网络,图书等传渠道和方式,开放和加强健康的社会化性教育.同时,也可成立类似"新教育中心",“少女早孕服务中心”这样的服务机构,为相关青少年提供相关咨询和救助,帮助她们面对不良问题,减少不必要身心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