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圈里传播着一个辨别编辑是不是刚入行的办法:看TA会不会把设计师误译成“梅森·马丁·马吉拉”。Maison来自法语Maison de Couture(时装屋),所以设计师叫做“马丁·马吉拉”,而他的同名品牌叫做“马丁·马吉拉时装屋”。当然搞不懂标准发音的话,也大年夜可以跟着大年夜部分人简称品牌为MMM。
Martin Margiela是一个影子般虚无又传奇的存在。
他大年夜未露面,你找不到任何一张他正式的公通知或者查访照。九十年代一张时装设计师“世编大年夜合影里”,你能看到还没完全瘦下去的Karl Lagerfeld和还没完全胖起来的Michael Kors、打扮十分非主流的John Galliano和打扮还没那么非主流的Vivienne Westwood。然而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座位赫然空着,没错,那就是给Martin Margiela留出的座位。时尚圈素来不缺标新立异,但率性得如斯彻底的Martin Margiela真的赢了。
若将他的存在比作日光下的影子,那如神怪实验室一般的衣物改革手术就是纯真隐如今漆黑之中的剪影。公司对他的官方答复如是:“全部团队就是Martin Margiela,他或许就是我们个中的某小我,或许就是摆在这里的一张椅子,或许他正在介怀市场。他是谁并不重要,请存眷我们的服装”。在明星设计师效应泛滥刹那,他却持着秘而不泄的身份,低调到特技,出力去强调存眷“服装”本身。
John Galliano接办MMM之后,除掉落亮闼殇的“Martin”,很多人都说,少了一个“M”的Maison Margiela,就似乎少了Jenny Meirens,其拭魅这时刻距离Jenny Meirens分开MMM已经十年了。
他的创造更像是“为艺术而艺术”,如他所说,就是“将既存的服装拆解,从新定义每个部分的功能,然后再重组”。
Martin Margiela每一季的设计概念异常清楚,所有系列整整洁齐地排开,好像彷佛一篇篇的“命题作文”:
1990年春夏是“金属、纸张和塑料袋”;
1991年春夏是“牛仔裤变形记”;
1992年春夏是“丝巾的华丽回身”;
1997年是“时装背后的一地鸡毛”;
1998年是“平面服装”;
1984年,Jenny Meirens把Martin Margiela设计师的一双鞋卖给了川久保玲;1988年,Martin Margiela分开了Jean Paul Gaultier,与Jenny Meirens成立了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9年春夏,则是 “10年回想,再玩一遍”。
“应用现成品再设计,其实很艰苦重重,我们将之视为一项设计上的挑衅,而并非出于环保的原因。其结不雅,就是这些元素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对Martin来说,审美照样重要的,原初素材的功能被化为了无用的装潢。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Martin Margiela在服装设计方面具有传奇地位,他的品牌也曾红极一时,可所谓“铁打的集团,流水的品牌;铁打的时装屋,流水的设计师”。2002年7月,Maison Martin Margiela被OTB SpA(Diesel母公司)收购;2009年11月9日,品牌正式宣布Martin Margiela的离任。
有人说,她是Maison Martin Margiela背后的女人,也有人说,她才是这个品牌真正的灵感缪斯,然则到最后,她的品牌没有留住她的名字,而她的分开,却让全部时尚圈认为悲哀。